深圳楼市仍在调整周期中徘徊,市场观望情绪渐浓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法拍房市场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张。
据@洞创拍卖数据监测,2025年深圳法拍房市场,仅上半年挂拍量就高达4446套,较2021年同期的2144套实现超100%增长,短短四年间规模近乎翻倍。

成交的法拍房中,住宅物业毫无疑问仍在主导地位,商办类物业同比涨幅近58%同样不容小觑。

当然,法拍房市场也上演着极致的两级分化。
我们常看到顶级豪宅高溢价率被疯抢成为市场焦点,如6月深圳湾壹号一套330㎡的商务公寓溢价近123%;而另一面,部分物业深陷流拍困境,即便起拍价降超3亿元仍无人问津;还有商铺业主极限“割肉求生”,“回款”额尚不及成本的零头...

今年已流拍7次
这套法拍房物业半年降超3亿元
日前,在阿里法拍平台上,龙岗中心城挂拍起始价近1.1亿元的德丰大厦物业再度流拍。

这是自今年1月以来,德丰大厦第7次流拍,挂拍起始价从最初的4.186亿元到7月1.097亿元,降幅超3亿元。

德丰大厦位置极好,位于龙岗中心城核心板块,毗邻龙岗区政府,邻近有宝能allcity、荣超英隆大厦、珠江广场等多个商办地标。
德丰大厦为纯商业大厦,项目宗地面积约10748.8㎡,在建工程建筑面积合计35194.08㎡,项目于2008年开工建设,计划2010年竣工。
如今15年过去了,仍处于烂尾状态。因开发商民生东都深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破产清算被法拍。

该标的物于2025年1月31日首次法拍,评估价高达4.186亿元,首次的起拍价与评估价一致。

随后,从3月到7月,德丰大厦先后再6次上架,均已流拍告终,到第7次,起拍价已经接近1亿元大关。
德丰大厦虽然占据核心位置但无人接盘,跟自身硬伤不无关系。
首先,项目被限定为纯商业用途,而当前,深圳商业空置率不断攀升,商业楼上架法拍的数量也不断增多。同期内,龙岗中心城有4栋商业楼在法拍,包括美地亚商苑(1.31亿二拍)、铭德大厦(2.31亿一拍)等。
其次,德丰大厦两宗地的土地使用年限为40年,从1999年8月至2039年8月。从今年起算,使用年限只剩14年。对接盘人而言,回款周期有限,还得准备补地价费用。
再次,该标的物涉及的费用较多。根据平台提醒,项目涉竣工超面积,需补缴地价、工地已超竣工期两年以上,须缴纳违约金。另,德丰大厦欠物业费326.4万元需由买受人结清、土地抵押未解除等。此外,本次拍卖涉及的税费均由买方承担。


最后,德丰大厦长达15年的烂尾,买受人或许掏远高于拍卖价来续建,据悉,有看样投资人表示:“楼梯没护栏,电梯井是空的,墙面渗水像蜂窝,这哪是捡漏,根本是填坑。”
由于德丰大厦数次流拍,如果要在上架的话,起拍价将参照上一次价格打8折,有可能将低至8778万。
届时,你觉得会有公司愿意接盘吗?

8年亏损8.5成房价
龙华一商铺挥泪拍出
都说每一套法拍房的背后,都是一部血泪史。
近期,深圳就有一套房产,从购入到拍出,8年亏损8.5成房价,比炒股亏的还要惨。
这套位于龙华民治的玖龙玺花园商铺,原业主于2017年买入,面积为39.88㎡,当时合同价款504万,单价相当于12.6万/㎡。

今年6月份,该房产因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上架了法拍网,当时起拍价约75.6万,却因无人报名而流拍了。
7月4日,项目二拍打8折卖,起拍价仅60.5万,共有3位买家报名,出价25轮后,最终以77.3万价格成交,单价约1.9万/㎡。

8年时间,房价从504万到77万,账面直接蒸发了85%的房款,如果算上供房成本,亏损至少600+万。
房产虽然顺利拍出,但是却远远不足以偿清债务。
据法院执行裁定书显示,被执行人欠款(含利息)264万。也就说业主首付款亏完了,房子没了,但还倒欠银行200万左右,真是活生生被套牢了。

这套房主的悲哀,也侧面反映了商铺产品早已跌下神坛。
早在十几二十年前,市场流传着一句话“一铺养三代”,在那个电商还没有崛起的年代,商铺带来的高回报率,让很多投资人冲进这个赛道。
据克尔瑞统计,文中提到的玖龙玺花园商铺,曾在2016年以13亿的销售总额,成为当年深圳商业成交金额的榜一大哥。
当时,项目主推建面约60-70㎡商铺,70年产权,单价7-20万/㎡,均价约10万/㎡。
而现在房价已经挤掉了近一半,还只是挂牌价。
据悉,此前在链家网上有2套商铺出售,单价在5-6.8万/㎡之间,但目前法拍市场出来了这么一套低价房源,原本就“失宠”的商业市场,或更加如履薄冰了。
